在线客服

QQ客服

服务热线

官方微信

微信客服

从换头手术看VR技术造福人类,梦想中的世界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浏览次数:1051 | 录入时间: 2016-05-16 | 分享:

前言:本月初,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位意大利狂人医生所制定的“换头手术”计划。预计,此次手术将于2017年底在中国哈尔滨实施。持续36小时,花费1亿3千万人民币,并且有包括外科医生,护士,动物脑移植手术医师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工程师在内的150人参与。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项计划的发起人塞尔吉奥·卡纳维洛指名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做头部移植手术需要使用VR技术呢?

虽然具体细节仍未公布,但是根据目前已有的VR医疗应用来看,这次手术VR将主要使用在2个部分:

1术前帮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过程。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

今年3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外科院长Neil Martin与Surgical Theater合作宣称未来已来,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术前脑部肿瘤的研究观测,相比于之前的CT扫描成像,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达到全方位地观察脑部信息,实现手术预演,降低手术风险。

2015 年Surgical Theater 获得了900万美元A轮投资,投资者当中就有 HTC。

2在术后帮助病人在VR沉浸式环境中适应新的身体,恢复功能。

这第二点究竟是什么意思?

要完全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要了解VR真正的概念,引用世界著名VR公司Oculus首席科学家迈克尔·阿布拉什的话来说:“VR分为三大板块:启动知觉系统,感知和重现真实,交互。”根据阿布拉什的现场演示,我们得知:这三大板块中第一板的知觉系统,则包括了以下六种感官:


1味觉、

2嗅觉、

3前庭错觉(平衡感)、

4听觉、

5视觉、

6触觉。


能满足这三大板块,和川原砾的轻小说作品《刀剑神域》中描述的黑科技“完全潜行”技术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了——通过VR头盔将虚拟世界数据和脑神经进行直接交互,而并不是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

又或者,更早一点的电影作品还有像《黑客帝国》那样用脑后插管来对虚拟现实的诠释……(小编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想想看,将六感信号转化成脑电波直接输入大脑。

失明的人能够重获光明,

失聪聋人可以听到声音,

霍金可以从轮椅上站起来……

更重要的是

……

再也不用担心会吃胖了!

然而……

现实很骨感,归功于现在某宝上平价VR眼镜的月销量数十万的狂热现状,现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VR=virtual reality=一个眼罩或者头盔。

(当然小编并不是在批评这种现象,新技术大范围普及也有好处)

难道只要带上VR眼镜就是真的进入虚拟世界了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这种VR眼镜仅仅满足了六大感官中视觉部分而已,距离科学家理想中六感重现的虚拟世界还很遥远。

目前直接让病人使用的VR眼镜,其疗效也只限于通过视觉配合医疗,比如医治密集恐惧症等心理上的疾病。

而这次手术无论成功与否,都将对VR技术带来新的突破。众所周知,人类的六大感官无论哪一种,所获得的讯息都是通过大脑来处理的。

神经外科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现在人类大脑构造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那么的神秘了,科学家已经可以解读一部分大脑发出的信号,并且正在试图将信号直接输入大脑。

大脑信号的输出

2014年世界杯上,残疾人少年平托用脑电波控制外骨骼机械铠开球。

据科学杂志《自然—通讯》2014年2月18日的论文显示,美国的科研人员首次在猴子身上实现了“阿凡达式”的异体操控。实验中使用了两只猴子,一只作为“主体”,另一只作为被控制的“阿凡达”。动作执行率高达98%。

对大脑输入信号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脑信号以治疗帕金森。

CTV News Ottawa发布的一篇新闻中写到病人Gilles Cloutier戴上一个Oculus Rift头戴显示器接受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时成功改变了虚拟世界中球的颜色。

虽然我们现在还造不出能够完全符合科学家构思的虚拟现实设备,但目前的VR眼镜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阶梯计划”一样,是把现有的技术以未来的方式组合起来,试图制造超越时代的装置。

《三体》电影扫描花絮


而最早一批使用VR眼镜的人,将成为第一批享受到未来利益的人。

使用VR眼镜体验考古现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