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QQ客服

服务热线

官方微信

微信客服

文化遗产数字孪生:房山万佛堂花塔及花岗岩壁画高精度三维数字化项目案例

浏览次数:389 | 录入时间: 2025-04-07 | 分享:

北京房山万佛堂,作为一座承载千年佛教文化的历史遗址,自唐代始建,历经岁月变迁,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它最初名为 “龙泉寺”,后因寺内供奉海量石刻佛像而得名 “万佛堂”。

万佛堂坐落于房山区河北镇,与天然溶洞孔水洞相连,洞内隋唐时期的石刻佛像和《莲花经》经文,无不彰显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座承载着辽代建筑艺术巅峰的瑰宝,以其精雕细琢的佛像、层叠如莲的檐角与岁月斑驳的砖石,静立于时光长河之中,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深邃与辉煌。


1万佛堂及孔水洞.png

万佛堂及孔水洞


文物现状与保护挑战


房山万佛堂拥有辽代密檐花塔、岭公和尚舍利塔等珍贵古建筑,其外部砖雕、佛龛、塔檐结构复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随着自然的侵蚀、时光的剥落,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不可逆的消逝风险。

如何让历史的精魂跨越时空,如何在数字时代延续文明的记忆?这不仅是文保工作者的使命,更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时代命题。


2两个塔.png


本次项目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房山万佛堂花塔以及室内花岗岩壁画进行全方位数字化记录,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与数字档案,用于文物保护、修复研究、虚拟展示及长期监测。项目涵盖数据采集、处理、模型构建及成果应用开发,重点解决传统测绘难以获取复杂结构细节的问题,并为后续修复和展示提供数据支持。


3万佛堂室内花岗岩壁画.png

万佛堂室内花岗岩壁画


数据采集,多设备协同,全方位记录


塔体外部数据采集


考虑到花塔和舍利塔的体积较大,为获取塔体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数据,项目团队首先使用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从不同高度和角度拍摄,获取塔体及周边环境的高清影像,构建整体空间关系。


4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集现场.png

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集现场


同时,采用大空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塔体外部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塔体表面的点云数据,清晰记录砖雕、佛龛和塔檐的结构特征。


5万佛堂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1.png

万佛堂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

5万佛堂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2.png

万佛堂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


壁画及石碑数据采集


万佛堂内部花岗岩壁画及石碑的保护工作极具挑战性,需要高精度的扫描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方法。团队采用手持三维扫描仪和后追踪三维扫描仪对壁画及石碑进行精细化扫描,清晰捕捉纹理和图案细节。


6石碑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1.png

石碑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

7壁画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png

壁画三维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


同时,使用高清分辨率相机对壁画进行多角度拍摄,为后续的纹理贴图制作提供高质量素材。在扫描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控制扫描距离、角度和光线条件,确保获取的数据准确、完整。


8高清相机纹理数据采集现场1.png

高清相机纹理数据采集现场

8高清相机纹理数据采集现场2.png

高清相机纹理数据采集现场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让文物在数字世界重生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构建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首先,对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拼接和处理,生成塔体及周边环境的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后续的模型构建提供地理空间信息。


万佛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

万佛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

万佛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


对于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去噪、滤波、配准等处理,将不同扫描位置的数据整合为完整的点云模型。随后,基于点云数据,利用网格生成算法构建多边形网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简化,以提高模型的质量和运行效率。


10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png

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0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png

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最后,将高清相机拍摄的纹理图像映射到三维模型上,赋予模型逼真的外观效果,完成高精度三维模型的构建。


11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png

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1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png

万佛堂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成果应用:为文物保护与展示开启新篇


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


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数字档案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文物保护专家能够准确了解文物的现状,评估病害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


12辽代八角密檐花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png

岭公和尚舍利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2岭公和尚舍利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png

辽代八角密檐花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在花塔砖雕的修复工作中,专家可以根据三维模型还原砖雕的原始形态,指导修复材料的选择和修复工艺的实施,确保修复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3辽代八角密檐花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gif

岭公和尚舍利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3岭公和尚舍利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gif

辽代八角密檐花塔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虚拟展示与文化传播


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三维模型应用于虚拟展示中,让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移动设备,身临其境地欣赏万佛堂花塔、壁画及石碑的风采。


14石碑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png

石碑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4石碑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png

石碑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此外,还可以将数字模型制作成互动式多媒体展览,在博物馆、文化活动中进行展示,增强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15石像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gif

石像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15石像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gif

石像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长期监测与预防性保护


建立的数字档案为文物的长期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定期对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并与原始模型进行对比,能够及时发现文物的变化,如风化、侵蚀、位移等,为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基于监测数据,文物保护部门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延缓文物的老化和损坏,实现文物的可持续保护。


16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字拓片1.png

壁画三维模型数字拓片

16壁画三维扫描模型数字拓片2.png

壁画三维模型数字拓片


千年风雨,凝固于一刹;历史尘埃,终绽数字光华


本项目通过多技术融合的创新模式,成功构建了房山万佛堂花塔及壁画的高精度数字孪生体,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智能处理-深度分析-创新应用"技术闭环。


17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1.png

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依托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与多视角影像重建技术,我们完整记录了万佛堂及千年古塔的每一个文化密码——从塔身千尊佛像的微妙神态到砖石纹路的岁月印记,从飞檐斗拱的力学智慧到整体结构的空间韵律。


17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2.png

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这处历史文化遗址瑰宝,首次以数字化形态实现全息复现,不仅构建了可永久保存的文化基因库,更搭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虚拟研究场域,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活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18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png

万佛堂场景三维扫描模型数据


专业三维扫描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诺斯顿测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三维扫描数字化及三维测量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诺斯顿服务过多家国内知名单位,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案例包括:国家电网三维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数据供应商、南方电网三维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数据供应商、中国中车数字化工厂项目、中石油中石化油罐容量计量项目、鞍钢集团数字化工厂三维项目、北京大剧院三维扫描项目、故宫三维数字化项目、宜兴博物馆三维扫描数字化项目、洛阳考古所三维扫描数字化项目、延庆博物馆三维扫描数字化项目、太原博物馆三维扫描数字化项目、梅溪湖文化馆三维扫描逆向工程、中石油库数字化项目《哈尔滨一九四四》《繁花》《奇迹·笨小孩》《铁道英雄》《八佰》《囧妈》《小小的愿望》《陈情令》《大人物》《超时空同居》《不完美的她》《盗墓笔记》等。




返回